權宜之計

  •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王允傳》:「及在際會,每乏溫潤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權宜之計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」
  • 成語意思】:權:姑且、暫且。宜:適宜。計:計謀、辦法。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採取的辦法。
  • 【成語注音】:ㄑㄨㄢˊ ㄧˊ ㄓㄧ ㄐㄧˋ
  • 【通用拼音】:quan yi zhī ji
  • 【拼音簡寫】:QYZJ
  • 【使用頻率】:常用成語
  •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  • 【成語用法】:權宜之計,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用於事情。
  • 【成語結構】:偏正式成語
  • 【成語正音】:之,不能讀作「zī」。
  • 【成語辨形】:計,不能寫作「記」。
  • 英語翻譯】:makeshift <pis aller; shake-up; stopgap>
  • 日語翻譯】:臨機應變の措置(そち)
  • 俄語翻譯】:временное мероприятие
  • 【其他翻譯】:<德>Notbehelf <Notlǒsung><法>pis aller<拉>modus vivendi
  • 成語謎語】:聯蜀抗魏;魯子敬力排眾議
  • 【近義詞】:緩兵之計、權宜之策
  • 【反義詞】:百年大計
  • 【成語例句】:自成心中認為成立娘子軍只是一時權宜之計,往後怎麼個辦法,他還沒有想妥當。(姚雪垠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五章)

  • 成語故事】:
  • 東漢末年,軍閥董卓率軍進入洛陽,廢掉漢少帝,另立9歲的漢獻帝,竊居相位,權勢烜赫一時。董卓有一個部將名叫呂布,精通武藝。2 人專橫跋扈,任意殺戮朝臣和百姓,弄得民怨沸騰。

    司徒王允見董卓禍害日深,曾幾次秘密召集幾個大臣商議誅殺董卓,決定用計策動呂布來殺死董卓。公元192年4月,漢獻帝久病初癒,在未央殿大會群臣。董卓命令呂布等帶領衛隊護衛。這時候,王允設下的伏兵,突然朝董卓衝殺過去,董卓從馬車上摜下來,大聲疾呼:「呂布在哪裡?」呂布怒喝一聲:「皇上下令誅殺你這個逆賊!」喊聲剛落,一戟將董卓刺死了。

    董卓被殺死後,王允認為大患已除,天下太平,做事就不因時因事而採取變通辦法(原文是「不循權宜之計」),所以好多部下對他逐漸疏遠了。不久,董卓的舊部郭汜、李傕攻入長安(這時漢獻帝已西遷長安)殺死王允,趕走呂布。後來,郭汜、李傕又爭權奪利,互相火並起來,關中地區出現軍閥混戰的局面。

你可能也喜歡:




發表評論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圖片 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