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「戰戰惶惶,汗出如漿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戒慎畏懼貌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ㄓㄢˋ ㄓㄢˋ ㄏㄨㄤˊ ㄏㄨㄤˊ 【通用拼音...
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
【典故出處】:晉 陳壽《三國誌 吳志 呂蒙傳》:「遂拜蒙母,結友而別」南朝 宋 裴松之註:「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別人已有進步,當另眼相看。 ...
言不由衷
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三年》: 信不由中,質無益也。楊伯峻註:「人言為信,中同衷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由:從;衷:內心。話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;即說的話...
魯陽揮日
【典故出處】:明·李東陽《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》:「我歌又竟君不來,欲效魯陽揮日暮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同「魯陽揮戈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ㄨˇ ㄧㄤˊ ...
虛與委蛇
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莊周《莊子 應帝王》:「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與之虛而委蛇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待人處事沒有真心誠意;只在表面敷衍應酬。虛:表面的;委蛇:隨便應...
義形於色
【典故出處】:《公羊傳 桓公二年》:「孔父正色而立於朝,則人莫敢過而致難於其君者。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義:正義;伸張正義;形:表現;見之於形;色:...
才佔八斗
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宋代的謝靈運給曹植下的評語:「天下文才共一石,而子建獨得八斗!」 註:一石等於十斗。石,念 dan 。 【成語意思】:才:文才,才華。形容人學問高...
邯鄲學步
【典故出處】:莊周《莊子 秋水》:「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於邯鄲與?未得國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歸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邯鄲:戰國時趙國的都城;步:邁步走路...
抱佛腳
【典故出處】:唐·孟郊《讀經》:「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《黃經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平時沒聯繫,臨時慌忙懇求,後比喻平時沒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 【成語注音】:ㄅㄠˋ ...
螳螂捕蛇
【典故出處】:清·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螳螂捕蛇》:「則一螳螂據頂上,以刺刀攫其首,跌不可去。久之,蛇竟死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只要方法得當,敢於鬥爭,以弱制強 【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