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G 膏粱文繡 【典故出處】:語本《孟子 ·告子上》:「《詩》云:『既醉以酒,既飽以德。』言飽乎仁義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聞廣譽施於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繡也。」岐註:「膏粱,... 2016年03月05日 閱讀 2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嫂溺叔援 【典故出處】: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上》:「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權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語出《孟子 離婁上》:「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;嫂溺,援之以手者,權... 2016年03月04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P 貧賤不移 【典故出處】: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移:改變。不因生活貧困、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形容意... 2016年03月04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閎大不經 【典故出處】: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「[騶衍]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,《終始》、《大聖》之篇十餘萬言。其語閎大不經,必先驗小物,推而大之,至於無垠。」 【成語... 2016年03月03日 閱讀 1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 【典故出處】:語出《孟子 離婁上》:「為淵驅魚者,獺也;為叢驅爵者,鸇也;為湯武驅民者,桀與紂也。」《晉書 段灼傳》引作「為川驅魚,為藪驅雀」。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... 2016年03月03日 閱讀 1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W 枉己正人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「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,況辱已以正天下者乎?」 【成語意思】:枉:彎曲,不正;正:糾正。自己立腳不正,卻要去糾正別人。 【... 2016年03月02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法家拂士 【典故出處】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「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恆亡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拂:通「弼」。法家:明法度的大臣;拂士:輔弼之士。指忠臣賢士。 【通用... 2016年03月01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言不顧行 【典故出處】:《孟子·盡心下》:「言不顧行,行不顧言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說話與行事不相符合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ㄧㄢˊ ㄅㄨˋ ㄍㄨˋ ㄒㄧㄥˊ 【通用拼音】:yan ... 2016年02月27日 閱讀 1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T 同流合污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 鄒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下》:「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思想、言行與惡劣的風氣、污濁的世道相合。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。流:流俗。 【... 2016年02月27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放辟邪侈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「苟無恆心,放辟邪侈,無不為己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放、侈:放縱;辟、邪:不正派,不正當。指肆意作惡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ㄈㄤ... 2016年02月26日 閱讀 3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