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P 貧而樂道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學而》:「子貢曰:『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』子曰:『可也,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家境貧窮,卻以獲得知識、懂得道理為... 2016年12月27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A 安貧守道 【典故出處】:宋 蘇軾《薦布衣陳師道狀》:「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,度越流輩,安貧守道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道:主張、學說。安於貧窮,恪守信仰 【通用拼音】:... 2016年11月18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樂道遺榮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劉知畿《史通·品藻》:「蓋以二子雖樂道遺榮,安貧守志,而拘忌名教,未免流俗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樂守聖賢之道而拋棄榮華富貴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ㄜˋ... 2016年10月15日 閱讀 1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礪世摩鈍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蘇軾《議學校貢舉狀》:「一毀譽,輕富貴,安貧賤,則人主之名器爵深,所以礪世摩鈍者廢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礪世磨鈍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ㄧˋ ㄕ... 2016年10月10日 閱讀 2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其樂不窮 【典故出處】:晉·葛洪《抱朴子·暢玄》:「故玄之所在,其樂不窮」 【成語意思】:窮:窮盡、盡頭。指某一事物帶來的樂趣無窮無盡。亦作「其樂無窮」、「其樂無涯」。 【通... 2016年10月01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鏟跡銷聲 【典故出處】:《晉書·儒林傳論》:「若仲寧之清貞守道,抗志柴門;行齊之居室屢空,棲心陋巷;文博之漱流枕石,鏟跡銷聲;宣子之樂道安貧,弘風闡教;斯並通儒之高尚者也。」... 2016年08月22日 閱讀 6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鹿車共挽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·鮑宣妻傳》:「妻乃悉歸侍御服飾,更著短布裳,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鹿車:古時的一種小車;挽:拉。舊時稱讚夫妻同心,安貧樂道。... 2016年08月15日 閱讀 17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與世無爭 【典故出處】: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「自以為無患;與人無爭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和社會上的人沒有爭執。多指一種消極迴避矛盾的處世態度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ㄧㄩˊ ㄕㄧˋ ... 2016年08月14日 閱讀 56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咬得菜根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朱熹《小學·善行實敬身》:「汪信民嘗言:『人常咬得菜根,則百事可做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舊指安貧守道。現也形容安於艱苦的生活。 【通用拼音】:yǎ... 2016年07月17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A 安貧樂道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范曄《後漢書 韋彪傳》:「安貧樂道,恬於進趣,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安貧:安於貧困;道: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;後引申為人生的... 2016年05月25日 閱讀 2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