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H 含垢匿瑕 【典故出處】:語出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瑾瑜匿瑕,國君含垢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亦作「含垢藏瑕」。包容污垢,隱匿缺失。形容寬宏大度。語本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瑾瑜... 2017年06月28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啣環結草 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「及輔氏之役,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,杜回躓而顛,故獲之。唐 白居易《贖雞》詩:「莫學啣環雀,崎嶇謾報恩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結草:... 2017年02月09日 閱讀 2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高下在心 【典故出處】: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「天方授楚,未可與爭,雖晉之強,能違天乎?諺曰:『高下在心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高下:比喻伸和屈。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況,採... 2017年01月06日 閱讀 26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含垢藏疾 【典故出處】: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「諺曰:『高下在心,川澤納污,山藪藏疾,瑾瑜匿瑕。國君含垢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本謂應有包容的氣量,後轉用以指包容壞人壞事... 2016年09月11日 閱讀 1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M 馬腹逃鞭 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雖鞭之長,不及馬腹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雖鞭之長,不及馬腹。」後以「馬腹逃鞭」比喻躲脫懲罰。 【成語注音... 2016年07月17日 閱讀 1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易子而食 【典故出處】:《公羊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易子而食之,析骸而炊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子:指兒女。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,城內糧盡,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。後形容災民極其悲慘...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2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E 爾詐我虞 【典故出處】: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「我無爾詐,爾無我虞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爾:你;虞、詐:欺騙。表示彼此互相欺騙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ㄦˇ ㄓㄚˋ ㄨㄛˇ ㄧㄩ... 2016年06月08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T 天奪之魄 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「原叔必有大咎,天奪之魄矣。」《晉書·溫嶠傳》:「天奪其魄,死期將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魄:魂魄。天奪去了他的魂魄。比喻人離死不... 2016年06月06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N 納垢藏污 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「川澤納污,山藪藏疾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垢、污:骯髒的東西。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ㄣㄚˋ ㄍㄡˋ ㄘㄤˊ ㄨ ... 2016年04月26日 閱讀 1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N 匿瑕含垢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「瑾瑜匿瑕,國君含垢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為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ㄋㄧˋ ㄒㄧㄚˊ ㄏㄢˊ ㄍㄡˋ... 2016年04月23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