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Z 自圓其說 【典故出處】: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「躊躇了半天,只得仰承憲意,自圓其說道:『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,作不得準的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自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、周... 2016年09月20日 閱讀 2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R 人多勢眾 【典故出處】: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「話說金榮因人多勢眾,又兼賈瑞勒令賠了不是,給秦鍾磕了頭,寶玉方才不吵鬧了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人多勢力大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ㄖㄣˊ... 2016年09月20日 閱讀 3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 【典故出處】:漢·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「小菙則待笞,大杖則逃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杖:用棍子打。輕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認為這是孝子受父母責罰時應抱的態度 【... 2016年09月20日 閱讀 4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一而足 【典故出處】:《公羊傳 文公九年》:「始有大夫,則何以不氏?許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足:充足;足夠。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。後指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... 2016年09月20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炙雞絮酒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·宋·范曄《後漢書·徐稚傳》:「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,不就。及瓊卒歸葬,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,設雞酒薄祭,哭畢而去。不告姓名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用... 2016年09月19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朱熹註:「曾子以此三者,日省其身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其自治誠切如此,可謂得為學之本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... 2016年09月19日 閱讀 5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R 如泣如訴 【典故出處】:宋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「其聲嗚嗚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訴,餘音裊裊,不絕如縷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泣:哭;訴:說。像在哭泣;像在訴說。形容哀戚婉轉的抒情樂... 2016年09月18日 閱讀 2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臨危不懼 【典故出處】:《鄧析子 無厚》:「死生有命,貧富有時。怨夭折者,不知命也;怨貧賤者,不知時也。故臨難不懼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臨:碰到;面臨;懼:害怕;畏懼。面對危難... 2016年09月18日 閱讀 1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P 蒲柳之姿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言語》:「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質,經霜彌茂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蒲柳:蒲和柳皆望秋先凋,引伸為早衰。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... 2016年09月18日 閱讀 2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D 斷織勸學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:樂羊子妻傳》載:「遠尋師,一年來歸,妻跪問其故,羊子曰:『久行懷思,無它異也。』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:『……,今若斷斯織也,則損失成功,……,... 2016年09月18日 閱讀 1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