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Z 誅求無已 【典故出處】:漢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:「誅求無已,天下空虛,群臣畏恐,莫敢盡忠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勒索搾取;沒有止境。(誅求:苛求;勒索;已:停止)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6年09月20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朱熹註:「曾子以此三者,日省其身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其自治誠切如此,可謂得為學之本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... 2016年09月19日 閱讀 5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修舊起廢 【典故出處】:《漢書 司馬遷傳》:「幽、厲之後,王道缺,禮樂衰,孔子修舊起廢,論《詩》、《書》,作《春秋》,則學者至今則之,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指修詩書,興禮樂。後... 2016年09月19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臨危不懼 【典故出處】:《鄧析子 無厚》:「死生有命,貧富有時。怨夭折者,不知命也;怨貧賤者,不知時也。故臨難不懼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臨:碰到;面臨;懼:害怕;畏懼。面對危難... 2016年09月18日 閱讀 1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上下同欲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謀攻》:「故知勝有五: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;識眾寡之用者勝;上下同欲者勝;以虞待不虞者勝;將能而君不御者勝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... 2016年09月18日 閱讀 1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化險為夷 【典故出處】:唐 韓天卿《平蠻頌序》:「變氛沴為陽煦,化險阻為夷途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指將險阻化為平坦;後多指使危險轉變為平安。夷:平坦;平安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ㄏ... 2016年09月17日 閱讀 28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乘桴浮海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公冶長》:「道不行,乘桴浮於海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桴:小筏子。乘小筏子浮游海外。比喻遠行 【通用拼音】:cheng fu fu ... 2016年09月17日 閱讀 2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白璧三獻 【典故出處】:見《韓非子 和氏》。 【成語意思】:楚人和氏得玉璞,兩獻楚王,兩遭刖足。第三次王使治璞,得白玉,琢以為璧,世稱「和氏璧」。比喻不識良材或懷才不遇。 【... 2016年09月17日 閱讀 1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N 牛口之下 【典故出處】: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「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於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... 2016年09月15日 閱讀 2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良工巧匠 【典故出處】:《呂氏春秋·慎大覽·不廣》:「齊之東鄙人有常致苦者……不知致苦,卒為齊國良工,澤及子孫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良工:手藝精良的工人;巧匠:技藝精巧的匠人。... 2016年09月15日 閱讀 1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