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T 兔死鳧舉 【典故出處】:《呂氏春秋 論威》:「知其不可久處,則知所兔起鳧舉,死 之地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象兔敢奔跑,像野鴨急飛。比喻行動迅速。 【通用拼音】:tǔ sǐ f...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1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騎者善墜 【成語意思】:常騎馬的人總難免掉下馬背。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由於疏忽大意而失敗 【通用拼音】:qi zhě shan zhui 【使用頻率】:常用成語 【成語字...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1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志在四方 【典故出處】:元 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第三折:「立忠信男兒志四方,居王佐丹房定八方,撫萬姓,定邊疆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志:志向;四方:各處天下。形容有遠大的志向和理想...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2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循循善誘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。循循:有次序的樣子;誘:引;指。...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2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虎兕出柙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季氏》:「虎兕出於柙,龜玉毀於櫝中,是誰之過與?」 【成語意思】:兕:犀牛一類的野獸。柙:關獸的木籠。虎、兕從木籠中逃出。比喻惡...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行己有恥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路》:「行己有恥,使於四方,不辱君命,可謂士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一個人行事,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。 【通用拼音】:xin... 2016年06月04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遷善去惡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馮桂芬《序》:「《易》、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著其理,《春秋傳》兼言征驗,而四子書教人遷善去惡之道大備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遷善黜惡」。 【成語... 2016年06月03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同凡響 【典故出處】:高雲覽《小城春秋》第四章:「他那雙炯炯的攝人魂魄的眼睛,聰明的人一定會看出這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凡響:平凡的音樂;不同於平凡的音樂。... 2016年06月03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J 濟寒賑貧 【典故出處】:《全相平話·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》:「養老尊賢,教其術,畜其能,吊死問孤,濟寒賑貧,與百姓同甘共苦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濟:救濟;賑:賑濟。救助寒苦,賑... 2016年06月02日 閱讀 1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M 秣馬利兵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「搜乘補卒,秣馬利兵,修陳固列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秣:喂;利:鋒利。磨好兵器,餵飽戰馬。形容準備戰鬥 【成語注音... 2016年06月02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