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J 計行慮義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慎行論》:「君子計行慮義,小人計行其利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計:計策。行:實施。慮:考慮。義:道義。實施計策前要考慮到是否合... 2017年05月22日 閱讀 24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鼓作氣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十年》:「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... 2017年05月22日 閱讀 2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J 君子固窮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衛靈公》:「子曰:『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君子:有教養、有德行的人;固窮:安守貧窮。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,不失節操。 【通... 2017年05月15日 閱讀 3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成一旅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哀公元年》:「有田一成,有眾一旅,能布其德而兆其謀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成: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;旅: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。形容地... 2017年05月14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R 辱國殄民 【典故出處】:明·劉基《春秋明經》:「他日西鄙之伐,辱國殄民,果誰之所致乎!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辱國殃民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ㄖㄨˇ ㄍㄨㄛˊ ㄊㄧㄢˇ ㄇㄧㄣˊ ... 2017年05月13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魚龍混雜 【典故出處】:唐 張志和《和漁夫詞》十三:「風攪長空浪攪風,魚龍混雜一川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壞人和好人混雜在一起;成分複雜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ㄧㄩˊ ㄌㄨㄙˊ ... 2017年05月12日 閱讀 24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M 目不見睫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喻老》:「臣患智之如目也,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。比喻人無自知之明 【成語注音】:ㄇㄨ... 2017年05月11日 閱讀 28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R 若敖之鬼 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 宣公四年》:「鬼猶求食,若敖氏之鬼,不其餒爾?」 【成語意思】:若敖: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。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。比喻沒有後代,無人祭... 2017年05月11日 閱讀 18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予奪生殺 【典故出處】:漢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地陰陽》:「為人主者,予奪生殺,各當其義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《周禮·天官、大宰》的「八柄」中有予、奪、生、誅(責備)等權力。後... 2017年05月09日 閱讀 2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言喪邦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子路》:「一言而喪邦,有諸?」《舊唐書·孫伏伽傳》:「周,隋之季,忠臣結舌,一言喪邦,諒足深誡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一句話可以亡國。 【成語注... 2017年05月08日 閱讀 2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