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B 不稂不莠 【典故出處】:《詩經 小雅 大田》:「既堅既好,不稂不莠。」朱熹集傳:「稂,童粱;莠,似苗。皆害苗之草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稂:狼尾草;莠:狗尾草。本指禾苗中中無野... 2016年11月05日 閱讀 2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花言巧語 【典故出處】: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0卷:「巧言,即所謂花言巧語,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後指虛假而... 2016年10月27日 閱讀 2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狐裘蒙戎 【典故出處】:《詩·邶風·旄丘》:「狐裘蒙戎,匪車不東。叔兮伯兮,靡所與同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狐裘的皮毛凌亂。亦以喻國政混亂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ㄏㄨˊ ㄑㄧㄡˊ ㄇㄥ... 2016年10月24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W 無知妄作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八》:「奚取於三家之堂。」宋·朱熹集註:「譏其無知妄作,以取譖竊之罪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缺乏知識、不明事理而胡為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6年10月23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光明磊落 【典故出處】: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74卷:「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,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磊落:錯落分明;引申指人灑脫不拘;直率開朗。指心地光... 2016年10月20日 閱讀 2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D 東扶西倒 【典故出處】: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「笑殺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醾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... 2016年10月19日 閱讀 1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尋流逐末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朱熹《答呂伯恭書》:「因悟向來涵養功夫全少,而講話又多強探,必取尋流逐末之弊,推類以求,眾病非一,而其源皆在此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猶捨本求末。 【... 2016年10月19日 閱讀 1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胡思亂量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蘇轍《龍川別志》卷下:「慈聖意不懌,曰:『皇親輩皆笑太后欲於舊渦尋兔兒。』聞者驚懼,皆退數步立。獨琦不動,曰:『太后不要胡思亂量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... 2016年10月16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千條萬端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·吳漢傳》:「帝聞大驚,讓漢曰:『比敕公千條萬端,何意臨事勃亂!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猶言千言萬語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ㄑㄧㄢ ㄊㄧㄠˊ ㄨㄢˋ ㄉ... 2016年10月12日 閱讀 19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苟延殘息 【典故出處】:宋 朱熹《乞追還待制職名……》:「方敢冒昧,今雖苟延殘息,終是不堪異日使令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苟延:苟且延續;殘息:臨死前殘存的喘息。指勉強維持生命。... 2016年10月09日 閱讀 2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