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Y 以羊易牛 【典故出處】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王坐於堂上,有牽牛而過堂下者。……曰:『何可廢也,以羊易之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易:更換。用羊來替換牛。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。 ... 2017年01月01日 閱讀 2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治國安民 【典故出處】:東漢 班固《漢書 食貨志上》:「財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養成群生,奉順天德,治國安民之本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治:治理;安:使安定;這裡指使人民各安其... 2016年12月18日 閱讀 1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N 內修外攘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胡錡《擬力田詒》:「顧惟禮耕義種之賢,足副內修外攘之志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對內整治國政,對外抵禦敵人。修亦作「修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ㄣㄟˋ ㄒㄧㄨ... 2016年11月21日 閱讀 1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P 旁徵博引 【典故出處】: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「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於生凡十四則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旁:廣泛;征:徵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... 2016年11月11日 閱讀 21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治國安邦 【典故出處】:元·無名氏《猿聽經》第一折:「不能勾治國安邦朝帝闕,常只是披霜帶月似簷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治理國家,使之太平、安定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ㄓㄧˋ ㄍㄨㄛˊ... 2016年11月07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自知之明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33章:「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自己瞭解自己這樣的明智。指對自己的(優)缺點瞭解得透徹。明:明智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6年10月19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除害興利 【典故出處】:《管子 治國》:「善為民除害興利,故天下之民歸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根除對人民有害的事,興辦對人民有利的事業。 【通用拼音】:chu hai xīng... 2016年10月17日 閱讀 2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違農時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 鄒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「不違農時,谷不可勝食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違:不遵守。不耽誤農作物的耕種時節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ㄅㄨˋ ㄨㄟˊ ㄋㄨ... 2016年10月17日 閱讀 2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A 安富恤貧 【典故出處】:《周禮 地官 大司徒》:「以保息六養萬民:一曰慈幼,二曰養老,三曰振窮,四曰恤貧,五曰寬疾,六曰安富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使富有的人安定,貧窮的人得到救... 2016年10月15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嘲風詠月 【典故出處】:唐 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「至於梁陳間,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ㄔㄠˊ ㄈㄥ... 2016年10月08日 閱讀 2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