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F 桴鼓相應 【典故出處】: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李尋傳》:「順之以善政,則和氣可立致,猶桴鼓之相應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用鼓槌擊鼓,鼓就發聲。比喻相互應和,配合緊密 【成語注音】:... 2016年11月20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池魚之殃 【典故出處】:《剪燈新話 三山福地傳》:「汝宜擇地而居,否則恐預池魚之殃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【成語注音】:ㄔㄧˊ ㄧㄩˊ ㄓㄧ ㄧㄤ 【... 2016年11月12日 閱讀 2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發揚踔厲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戴聖《禮記 樂記》:「發揚蹈厲,大(太)公之志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指周初《武》樂的舞蹈動作。手足發揚,蹈地而猛烈,象徵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... 2016年11月11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浮家泛宅 【典故出處】:《新唐書 隱逸傳 張志和》:「願為浮家泛宅,往來苕霅間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泛:漂浮;宅:住所。形容以船為家,在水上生活,漂泊不定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ㄈㄨ... 2016年11月03日 閱讀 1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寵辱不驚 【典故出處】:《新唐書 盧承慶傳》:「承慶嘉之曰:『寵辱不驚,考中上。』其能著人善類此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寵:寵愛;辱:羞辱。對受寵或受辱都不感到驚訝;即把得失置之... 2016年09月10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責有攸歸 【典故出處】:宋 司馬光《體要疏》:「夫公卿所薦舉,牧伯所糾劾,或謂之賢者而不賢,謂之有罪而無罪,皆有跡可見,責有所歸,故不敢大為欺罔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責任有所歸... 2016年08月11日 閱讀 19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D 淡然置之 【典故出處】:高陽《清宮外史》下冊:「不過他經的大風大浪太多,雖未到寵辱不驚,名利皆忘的境地,卻已能不動聲色,淡然置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很冷淡地放在一旁。形容毫不... 2016年08月02日 閱讀 1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D 抵瑕蹈隙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柳宗元《答問》:「而僕乃蹇淺窄僻,跳浮嚄唶,抵瑕陷厄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隙:裂縫,間隙。指攻擊別人的弱點或錯誤。 【通用拼音】:dǐ xia dǎ... 2016年07月29日 閱讀 1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非我族類 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·成公四年》:「史佚之《志》有之,曰:『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。』楚雖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」 【成語意思】:族類:同族的人。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...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1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攻城略地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「攻城略地,莫不降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略:掠奪。攻打城市,掠奪土地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ㄍㄨㄙ ㄔㄥˊ ㄌㄩㄝˋ ㄉㄧˋ ... 2016年07月09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