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D 道不相謀 【典故出處】:語出《論語·衛靈公》:「子曰:『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。語本《論語·衛靈公》:「子曰:『道不同,不相為... 2016年10月21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求生害仁 【典故出處】:語出《論語·衛靈公》:「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因謀求活命而有傷仁德。語本《論語·衛靈公》:「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... 2016年10月21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咎既往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「成事不說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咎:責怪。對以往的錯誤或罪責不再追究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ㄅㄨˋ ㄐㄧㄨˋ ㄐ... 2016年10月20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勇者不懼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 子罕》:「子曰:'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'」 【成語意思】:懼:害怕。有膽量的人無所畏懼。 【通用拼音】:yǒng zhě bu ju... 2016年10月17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龜玉毀櫝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「虎兕出於柙,龜玉毀於櫝中,是誰之過與?」 【成語意思】: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。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。 【成語注音... 2016年10月11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J 雞黍之膳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微子》:「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黍:黃米;膳:飯食。指殺雞做菜,用黃米做飯。比喻家常便飯 【通用拼音】:j... 2016年10月10日 閱讀 2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惑之年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「四十而不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惑:迷惑;年:年齡。不迷惑的年齡;人到四十歲;稱「不惑之年」;意思是人到此時已掌握知識;能明... 2016年10月08日 閱讀 2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鄉黨》:「齋必變食,居必遷坐。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厭:滿足;膾:細切的肉。糧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細越好。形容食... 2016年10月04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欲罷不能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,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,欲罷不能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罷:停;歇。想停止卻又收不住。指因各種原因(包括迫於形勢... 2016年10月04日 閱讀 24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N 內省不疚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顏淵》:「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?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自我反省,內心並不感到慚愧不安,即沒有做有愧於心的事。 【通用拼音】:nei xǐng b... 2016年10月03日 閱讀 2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