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Z 朝經暮史 【典故出處】: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「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群書,多知故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經: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;史:指歷史書籍。一天到晚誦讀經史。... 2016年11月25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E 耳聰目明 【典故出處】:漢 焦贛《易林 臨之需》:「重瞳四乳,耳聰目明,普為仁表,聖作元輔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ㄦˇ ... 2016年11月10日 閱讀 1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E 阿諛諂佞 【典故出處】: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9回:「這人雖讀經書,卻是阿諛諂佞之徒,心地匾窄,只要嫉賢妒能,勝如己者害之,不如己者弄之,專在鄉里害人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阿... 2016年10月27日 閱讀 2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言行不符 【典故出處】:《逸周書 官人》:「言行不類,始終相悖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說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 【通用拼音】:yan xing bu fu 【拼音簡寫】:YHBF 【... 2016年06月08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E 惡衣惡食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裡仁》:「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ㄜˋ ㄧ ㄜˋ ㄕㄧ... 2016年05月13日 閱讀 18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5字成語 物不平則鳴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韓愈《送孟東野序》:「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平:公平;鳴:發出聲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【通用拼音】:... 2016年05月01日 閱讀 4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深知灼見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5回:「幼聞義方,長讀經傳,崇正辟邪之志,愈堅愈定,時以滅除老佛為念,深知灼見,確然無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灼:明亮。深邃... 2016年04月28日 閱讀 2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5字成語 臨時抱佛腳 【典故出處】:唐 孟郊《讀經》詩:「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黃經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意為年老信佛,以求保佑,有臨渴掘井之意。後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「臨時抱佛... 2016年04月04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3字成語 抱佛腳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孟郊《讀經》:「垂老抱佛腳,教妻讀《黃經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平時沒聯繫,臨時慌忙懇求,後比喻平時沒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 【成語注音】:ㄅㄠˋ ... 2016年04月01日 閱讀 1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平則鳴 【典故出處】:唐 韓愈《送孟東野序》:「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鳴:發出聲音;指有所抒發或表示。事物不平靜就會發出響聲。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;就會發出不... 2016年02月20日 閱讀 2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