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B 不合時宜 【典故出處】:東漢 班固《漢書 哀帝紀》:「朕過聽賀良等言,冀為海內獲福,卒亡嘉應。皆違經背古,不合時宜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... 2018年03月26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J 街巷阡陌 【典故出處】:漢·荀悅《漢紀·哀帝紀》:「至京師又聚會祀西王母,設祭於街巷阡陌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阡陌:小道。指大街小巷各個地方。 【通用拼音】:jiē xiang... 2017年12月28日 閱讀 12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百不一遇 【典故出處】:漢 荀悅《漢紀 哀帝紀下》:「言立策成,終無咎悔,若此之事,百不一遇,其知之所見,萬不及一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。形容極其難得。 【... 2016年08月26日 閱讀 2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死有餘責 【典故出處】:漢·荀悅《漢紀·哀帝紀》:「幸得充位宰相,不能進賢退不肖,以此負國,死有餘責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猶死有餘辜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ㄙㄧˇ ㄧㄡˇ ㄧㄩˊ ㄗ... 2016年07月29日 閱讀 1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W 五侯九伯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「五侯九伯,女實征之,以夾輔周室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五侯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諸侯;九伯:九州之長。泛指天下諸侯... 2016年04月26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D 盜鍾掩耳 【典故出處】: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「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鍾況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盜:盜竊;鍾:古代一種...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知進退 【典故出處】:漢 荀悅《漢紀 哀帝紀下》:「恐陛下有過失之譏,賢有小人不知進退之禍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不知道應當前進還是應當後退。比喻無決斷。也形容言語行動沒有分寸... 2016年04月01日 閱讀 2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J 奸人之雄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非相》:「夫是之謂奸人之雄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奸人:奸惡詐偽的人;雄:指傑出人士。奸惡詐偽之人的魁首。多指權詐欺世的野心家 【通... 2015年12月04日 閱讀 2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