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S 四通八達 【典故出處】:《子華子 晏子問黨》:「其塗之所出,四通而八達,游士之所湊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通、達:暢通無阻。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便利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ㄙ... 2017年04月02日 閱讀 2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虎口逃生 【典故出處】:元 無名氏《硃砂擔滴水浮漚記》第一折:「我如今在虎口逃生,急騰騰再不消停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從老虎嘴裡逃脫出來。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。也作「虎口餘生」。... 2017年04月02日 閱讀 2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以德報怨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 憲問》:「或曰:『以德報怨何如?』子曰:『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拿恩惠報答仇恨。形容對人寬容;不僅不記仇;反而給以... 2017年04月01日 閱讀 2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3字成語 四不像 【典故出處】:朱自清《羅馬》:「現在滿是一道道頹毀的牆基,倒成了四不像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麋鹿。比喻不倫不類的事物 【成語注音】:ㄙㄧˋ ㄅㄨˋ ㄒㄧㄤˋ 【通用拼... 2017年04月01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咬文嚙字 【典故出處】:胡適《考證》:「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嚙字的評文,但我卻又有點『考據癖』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咬文嚼字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ㄧㄠˇ ㄨㄣˊ ㄋㄧㄝ ˋ ㄗㄧ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1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樹碑立傳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范曄《後漢書 桓彬傳》:「蔡邕等共論序其志,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……乃共樹碑而頌焉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樹:建立。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千錘百煉 【典故出處】:唐 皮日休《劉棗強碑》:「百鍛為字,千煉為句,雖不迫躅太白,亦後來之佳作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錘:用錘子敲打;煉:用火燒煉。比喻經歷多次艱苦鬥爭的鍛煉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2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掩耳盜鈴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自知》:「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不可負。以椎毀之,鍾況然有聲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掩:遮蓋;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4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P 披肝瀝血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柳宗元《為南承嗣請從軍狀》:「披肝瀝血,昧死上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竭盡忠誠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ㄆㄧ ㄍㄢ ㄌㄧˋ ㄒㄩㄝˋ 【通用拼音】:pī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別出心裁 【典故出處】:明 李贄《水滸全書發凡》:「今別出心裁,不依舊樣,或特標於目外,或疊彩於回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別:另外;裁:安排取捨;心裁:出於個人內心的設計、構思... 2017年03月30日 閱讀 2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