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Z 作奸犯科 【典故出處】: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「若有作奸犯科,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論其刑賞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作奸:幹壞事;科:科條;法律條文。為非作歹;觸犯律條。... 2016年06月15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7字成語 三人行,必有我師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... 2016年05月22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忿然作色 【典故出處】:孫臏《孫臏兵法 威王問》:「田忌忿然作色:此六者,皆善者所用,而子大夫日其急則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因忿怒而變了臉色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ㄈㄣˋ ㄖㄢˊ ... 2016年05月10日 閱讀 2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來者不善,善者不來 【典故出處】:清 趙翼《陔余叢考 成語》:「『來者不善,善者不來』,亦本《老子》『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』句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來的人不是善良的,善良的就不會來,須提高... 2016年04月19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理所當然 【典故出處】:隋 王通《文中子 魏相篇》:「非辯也,理當然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當然:應當如此。從道理上講應當這樣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ㄧˇ ㄙㄨㄛˇ ㄉㄤ ㄖㄢˊ ... 2016年03月28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正理平治 【典故出處】:《荀子·性惡》:「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,正理平治也;所謂惡者,偏險悖亂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合乎正道的禮法規範,使社會安定有秩序。 【通用拼音】:z... 2016年03月15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M 妙絕時人 【典故出處】:三國 魏 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「公幹有逸氣,但未遒耳,其五言詩之善者,妙絕時人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作品的好,不是當時的人所能比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ㄇㄧㄠ... 2016年02月19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P 爬羅剔抉 【典故出處】: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「佔小善者率以錄,名一藝者無不庸。爬羅剔抉,刮垢磨光。蓋有幸而獲選,孰雲多而不揚?」 【成語意思】:爬羅:搜集;剔抉:篩選。指廣泛... 2016年02月10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7字成語 擇其善者而從之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;擇其善者而從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擇:選擇;從:跟從、學習。選擇好的、正確的事情去遵循、學習 【通... 2016年02月05日 閱讀 1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6字成語 得於心應於手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天道》:「不徐不疾,得之於手而應於心,口不能言,有數存焉於其間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得:獲得,領悟;應:適應。領悟到要領,做起來順... 2016年01月23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