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【典故出處】:明·沈鯨《雙珠記·母子分珠》:「趨吉避凶,儒者之事。」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二回:「不然。聖人云: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。吾等問於高明之人,當趨吉避凶。」
- 【成語意思】:趨:奔向。吉:吉利,平安。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,避開凶禍災難。亦作「趨吉逃凶」、「避凶趨吉」。
- 【成語注音】:ㄑㄩ ㄐㄧˊ ㄅㄧˋ ㄒㄩㄥ
- 【通用拼音】:qū ji bi xiōng
- 【拼音簡寫】:QJBX
- 【使用頻率】:一般成語
-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- 【成語用法】:趨吉避凶,作謂語、賓語;用於處事。
- 【成語結構】:聯合式成語
- 【英語翻譯】:pursue good fortune and avoid disaster
- 【近義詞】:趨吉逃凶
- 【成語例句】: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一卷第五回:「讓老衲給你開示如何趨吉避凶,情形也不至於糟到現在這種地步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