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典故出處】:晉 郭璞《葬書》:「微妙在智,觸類而長,玄通陰了,巧奪造化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天工: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;超過了自然。形容製作技藝之高超。 【成語注音...
鍾馗捉鬼
【典故出處】:宋·王瑩《群書類編故事·夢鍾馗》:「鍾馗捉鬼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鍾馗:傳說中打鬼的神。鍾馗抓住小鬼。比喻清除壞人 【通用拼音】:zhōng kui z...
後顧之憂
【典故出處】:北齊 魏收《魏書 李沖傳》:「朕以仁明忠雅,委以台司之寄,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,一朝忽有此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顧:回視;後顧:回過頭照顧。指來自後方或...
不辨菽麥
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八年》:「周子有兄而無慧,不能辨菽麥。」杜預註:「菽,大豆也。豆麥殊形易別,故以為癡者之候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辨:分清;菽:...
肉袒牽羊
【典故出處】: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鄭伯肉袒牽羊以逆,曰:『孤不天,不能事君,使君懷怒以及敝邑,孤之罪也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牽羊:牽著羊,表示犒勞軍隊。古代戰敗...
救死扶傷
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「仰億萬之師,與單于連戰十有餘日,所殺過半當,虜救死扶傷不給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扶:扶助。搶救生命垂危的人;照顧受傷的人。...
顛倒黑白
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九章 懷沙》:「變白以為黑兮,倒上以為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把黑的說成白的;把白的說成黑的。比喻故意歪曲事實;混淆是非。 【成語...
望洋而歎
【典故出處】:明·唐順之《與陳後岡參議書》:「俟他日有持《後岡先生集》示我者,我當望洋而歎,或尾後作一二句跋語是則可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望洋而歎」。 【成語注...
恨海難填
【典故出處】: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:「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於東海,溺而不返,故為精衛,常銜西山之木石,以堙於東海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恨海:怨恨如海;難填:難於填...
試才錄用
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·梁·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:「棄暇錄用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根據他人的能力大小給予錄用 【通用拼音】:shi cai lu yong 【使用頻率】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