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W 枉道事人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微子》:「柳下惠為士師,三黜。人曰:『子未可以去乎?』曰:『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枉:違背... 2016年04月18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W 威而不猛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「子溫而厲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有威儀而不兇猛 【通用拼音】:wēi er bu měng 【使用頻率】... 2016年04月16日 閱讀 15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兄弟怡怡 【典故出處】: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路》:「切切偲偲,怡怡如也,可謂士矣。朋友切切偲偲,兄弟怡怡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兄弟和悅相親貌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ㄒㄩㄥ ㄉㄧˋ... 2016年04月16日 閱讀 3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 顏淵》:「子夏曰:『商聞之矣,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。 【通用拼音】:sǐ shēng yǒu ming,... 2016年04月14日 閱讀 2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6字成語 既來之,則安之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孟軻《論語 季氏》:「夫如是,故遠人不服,則修文德以來之。既來之,則安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,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。後指既然... 2016年04月13日 閱讀 1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M 門牆桃李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張》:「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。」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七卷:「夫春樹桃李,夏得陰其下,秋得食其實。」... 2016年04月13日 閱讀 4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適可而止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鄉黨》:「不多食」宋 朱熹集註:「適可而止,無貪心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做到適當的程度就停止。比喻做事恰到好處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ㄕㄧ... 2016年04月12日 閱讀 19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中庸之道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「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中:折中;庸:平常。儒家的一種主張。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2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5字成語 鳴鼓而攻之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先進》:「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宣佈罪狀,遣責或聲討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ㄇㄧ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ㄙ ㄓㄧ 【通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K 困而學之 【典故出處】:《論語·季氏》:「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學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學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困:困惑。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。 【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24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