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S 十里長亭 【典故出處】:《白孔六帖》卷九:「十里一長亭,五里一短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秦漢時每十里設置一亭,以後每五里有一短亭,供行人何處,親友遠行常在此話別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7年03月07日 閱讀 1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十拷九棒 【典故出處】:元·鄭廷玉《後庭花》第二折:「待要你十拷九棒,萬死千生,打殺這個射糧軍,哥也,你可甚麼那得甚福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嚴刑拷打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ㄕㄧˊ ... 2017年03月01日 閱讀 1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七十二變 【典故出處】:毛澤東《矛盾論》:「神話中的許多變化,例如《山海經》中所說的『誇父追日』,《淮南子》中所說的『羿射九日』,《西遊記》中所說的孫悟空七十二變……」 【成... 2017年02月17日 閱讀 2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十夫楺椎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》:「聞三人成虎,十夫楺椎,眾口所移,毋翼而飛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十個人的力量能使椎彎曲。椎,槌。比喻人多力大,足以改變原狀... 2017年02月16日 閱讀 2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聲價十倍 【典故出處】: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95回:「這大人們伯樂一顧,便聲價十倍,何愁那州縣不極力奉承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聲價:聲望和社會地位。比喻名譽地位大大增高。 【... 2017年02月11日 閱讀 2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饋十起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汜論訓》:「當此之時,一饋而十起,一沐而三捉發,以勞天下之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吃一頓飯的時間要起來十次。形容事務繁忙。 【成語注... 2017年02月09日 閱讀 2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十清九濁 【典故出處】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20卷:「隨你有萬分不是處,也只得依順了他。所以那家庭間每每被這等人,吵得十清九濁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清:清澄;濁:渾濁。... 2017年02月05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目十行 【典故出處】:宋 劉克莊《雜記六言詩》詩:「五更三點待漏,一目十行讀書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ㄧ ㄇㄨˋ ㄕㄧˊ ... 2017年02月04日 閱讀 2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十病九痛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二回:「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,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兩日不好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渾身病痛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ㄕㄧˊ ㄅㄧㄥ... 2017年01月29日 閱讀 1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十羊九牧 【典故出處】: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「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【成語注... 2017年01月17日 閱讀 1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