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【典故出處】:《韓非子·解老》:「治鄉治邦蒞天下者,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。」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「韓信曰:『先生相人何如?』對曰:『貴賤在於骨法,憂喜在於容色,成敗在於決斷,以此參之,萬不失一。』」
- 【成語意思】:失:失誤,差錯。一萬次中也不會失誤一次。形容非常有把握。亦作「萬不一失」、「萬無一失」、「萬無失一」。
- 【成語注音】:ㄨㄢˋ ㄅㄨˋ ㄕㄧ ㄧ
- 【通用拼音】:wan bu shī yī
- 【拼音簡寫】:WBSY
- 【使用頻率】:常用成語
-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- 【成語用法】:萬不失一,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有絕對把握。
- 【成語結構】:緊縮式成語
- 【英語翻譯】:cannot possibly go wrong
- 【俄語翻譯】:всё будет в полном порядке
- 【近義詞】:百無失一、萬無一失
- 【反義詞】:掛一漏萬
- 【成語例句】:舵工素以海習,雖卒遇颶母浮椒,亦萬不失一雲。★清·龔翔麟《珠江奉使記》
- 【成語故事】:
公元前203年,漢將韓信滅了齊國,被劉邦封為齊王,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為韓信是舉足輕重的人物,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,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,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,成敗在於決斷,現在行動可以萬無一失。韓信沒聽蒯通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