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觀後效,以觀後效的意思,近義詞,例句,用法,出處 | 台灣成語網
-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范曄《後漢書 安帝紀》:「設張法禁,懇惻分別,而有司惰任,訖不奉行。秋節既立,鷙烏將用,且復重申,以觀後效。」
- 【成語意思】:後效:以後的效果。指對犯法或犯錯誤的人給予從寬處理後;在一定時期內要觀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現。
- 【成語注音】:ㄧˇ ㄍㄨㄢ ㄏㄡˋ ㄒㄧㄠˋ
- 【通用拼音】:yǐ guān hou xiao
- 【拼音簡寫】:YGHX
- 【使用頻率】:常用成語
-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- 【成語用法】:以觀後效,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犯過錯的人。
- 【成語結構】:動賓式成語
- 【成語正音】:觀,不能讀作「ɡuan」。
- 【成語辨形】:效,不能寫作「教」。
- 【英語翻譯】:see how one behaves in the future
- 【其他翻譯】:<法>en esperant que le coupable s'amendera
- 【成語謎語】:見樣就學
- 【成語例句】:蔣中丞人尚忠厚,因見兩司代為求情,亦就答應暫時留差,以觀後效。(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十八回)
你可能也喜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