齜牙裂嘴,齜牙裂嘴的意思,近義詞,例句,用法,出處 | 台灣成語網
- 【典故出處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十七回:「楊雄、石秀都跟出前廳來看時,只見杜興下了馬,入得莊門,見他模樣,氣得紫漲了面皮,齜牙露嘴,半晌說不的話。」
-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齜牙咧嘴」。
- 【成語注音】:ㄗㄧ ㄧㄚˊ ㄌㄧㄝ ˋ ㄗㄨㄟˇ
- 【通用拼音】:zī ya lie zuǐ
- 【拼音簡寫】:ZYLZ
- 【使用頻率】:一般成語
-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- 【成語用法】:齜牙裂嘴,作定語、狀語;用於書面語。
- 【成語結構】:聯合式成語
- 【近義詞】:齜牙咧嘴、咨牙徠嘴
- 【成語例句】:吃飯一拿起飯碗,就齜牙裂嘴裝鬼臉說:「怎麼淨吃小米,還不敵豬食。人家那邊一天兩頓面,我還嫌不合口味。」★楊朔《熔爐》
你可能也喜歡:
- 【典故出處】:明 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五回:「即咨牙咧嘴道:'不好吃!不好吃!'」
- 【成語意思】:齜:露齒。張著嘴巴;露出牙齒。形容凶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。
- 【成語注音】:ㄗㄧ ㄧㄚˊ ㄌㄧㄝ ˇ ㄗㄨㄟˇ
- 【通用拼音】:zī ya liě zuǐ
- 【拼音簡寫】:ZYLZ
- 【使用頻率】:常用成語
-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- 【成語用法】:齜牙咧嘴,聯合式;作謂語、狀語;含貶義。
- 【成語結構】:聯合式成語
- 【成語正音】:齜,不能讀作「cǐ」;咧,不能讀作「lie」或「lie」。
- 【成語辨形】:齜,不能寫作「滋」。
- 【英語翻譯】:grimace in pain <show one's teeth>
- 【成語謎語】:城隍廟裡的判官
- 【近義詞】:擠眉弄眼
- 【成語例句】:峻青《秋色賦 故鄉雜憶》:「濰河兩岸上的狗,吃死屍都吃紅了眼,見了生人就齜牙咧嘴。」
你可能也喜歡:
上一篇
自下而上下一篇
助人下石
文章導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