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【典故出處】:漢 應劭《風俗通 兩袒》:「齊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……父母疑不能決,問其女:『定所欲適,難指斥言者,偏袒令我知之。』女便兩袒,怪問其故。云:『欲東家食,西家宿。』」
- 【成語意思】:比喻幻想同時實現兩個互相矛盾的目標。
- 【成語注音】:ㄕㄧˊ ㄙㄨˋ ㄒㄧㄤ ㄐㄧㄢ
- 【通用拼音】:shi su xiāng jiān
- 【拼音簡寫】:SSXJ
- 【使用頻率】:常用成語
- 【成語字數】:四字成語
- 【感情色彩】:中性成語
- 【成語用法】:食宿相兼,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貶義。
- 【成語結構】:主謂式成語
- 【近義詞】:東食西宿
- 【成語例句】:清·錢謙益《甲子秋北上渡淮寄裡中游好》詩:「盾矛互陷多奇疾,食宿相兼乏好方。」
- 【成語故事】:
齊國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,東西兩家公子同時來求婚,東家公子很富有但相貌醜陋,西家公子是一個英俊的窮書生,姑娘的父母很為難,叫姑娘自己定奪,她說兩個都願意嫁,白天在東家吃飯,晚上去西家睡覺,食宿兼顧